專線聯盟是自救還是自焚?解決這5個問題是關鍵!
最近幾年物流行業取得迅速發展,各種貨運平臺層出不窮,物流專線企業之間也開始走聯盟之路。
然而,物流專線聯盟的配合性、協調性是否能夠做到步調一致?利益分有很配是否能夠公正平衡?
全國范圍內,有很多物流專線嘗試聯盟整合,但是或許大多數中途天折。究其原因會,大致有以下五種:
一,企業之間思維和價值觀的不統一
專線聯盟成員,由于自身的文化知識水平薄弱。對于新事物的認知不夠,大多數都是盲目跟從,缺少統一的價值觀,無法選舉出具有先進生產力、思維意識、綜合素質較高的領袖,團隊導致表里不一。實際上在面對困難或者是利益分配時,又暴露出小市民的小農意識,隨后各自為政,導致最終不歡而散。
二,內部沒有統一的制度和規則
誰來當老大,這個其實是聯盟的關鍵所在。物流專線聯里的權威和格局,往往在大家選擇的時候都會選擇行業的的龍頭老大,誰拳頭大誰就是大哥。
事實上,只考慮利益聚集在一起的,是很難齊心合力做好物流聯盟的。大家在一起的目的是賺錢和發展,如同抱團取暖,還需要在帶頭人的帶領下,建立一個完善的內部制度。這樣才有管理的依據,也可以防范各自為政,各行其是的扯皮推諉。
三、沒有做好拓展與整合上游貨源
組建物流專線聯盟,通過各地對流資源進行整合,形成對開的網絡,從一條擴展到多條線路形成一張網,即專線聯盟。然而,大多中小物流企業都在做這樣的嘗試,但真正做大的幾乎沒有。
根本原因是沒有從上游貨源企業入手,深挖貨源。隨著電商的快速發展,供應鏈渠道逐步走向扁平化,未來的上游渠道發生大變革,等待貨源只能坐以待斃。物流聯盟企業,一定要提升服務水平和質量形成強大的聯合品牌,從供應鏈的上游導入持續不斷的貨源,聯盟組網,通過平臺接入上游企業ERP,從而讓訂單穩定而持續。
四,信息化、標準化運營不到位
很多物流企業,是看到互聯網時代抱團盛行而盲從跟風,一些陳舊思維的企業老板,自認為建個網站、整出個APP就可以叫物流平臺,然后通過平臺就能夠實現專線聯盟的整合,以及帶來貨源客戶,其實這是太想當然了。
物流信息化的核心是,可視透明化的連接監管并具有強大的數據化,提升效率、節約成本。
只有線上和線下相結合,做到兩方面都要好,才能玩轉物流聯盟。
五,商業模式創新不被認可
專線物流聯盟整臺,是讓大家結盟抱團聯合成共同利益的主體,實現多贏的格局。在商業模式上一定要考慮升級盈利點的價值,專線聯盟平臺應不斷在商業模式上創新,如近期興起的眾籌和眾包的模式,這樣才能不被市場紅利所遺棄。
商業模式在發生變化,物流企業肯定是要思變。但是萬變不離其宗,扎根核心網絡才是立身之本,物流的核心價值在于降本增效。
在持續為客戶降低物流成本前提下,才能保證企業的競爭優勢。降本需要規模效應,怎么形成規模效應,只能通過網絡的深度來保證。構建網絡的深度和密度,保障發貨時效、服務質量,這就是客戶選擇你的關鍵因數。
http://www.y3995.cn